健康

刘小军用ECMO撑起生的希望

字号+来源:河南日报 2021-09-06 20:04 我要评论()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

        2020年,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,在这场人与病毒的较量中,多家医院驰援武汉,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向一线紧急调派5台ECMO(体外膜肺氧合)机器,为挽救患者宝贵的生命做出了重要贡献。一时间,这项名叫“ECMO”的技术“火”了,它的核心部分是膜肺(人工肺)和血泵(人工心脏)功能,能够为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提供体外呼吸循环以维持生命。
微信图片_20210906185453.jpg
 
▲刘小军细心查看患者病情
 
        “我们之所以一直在ECMO技术方面探索,就是为了能够更多、更有效地挽回病人的生命。”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ICU科主任刘小军说。截至2019年,郑大二附院已完成了223例ECMO技术治疗,位列重症医学科单病区ECMO全国第一。5年时间,他领导科室人员走向基层,足迹遍布全省100多个县开展培训,并在河南省的东、西、南、北地区共建立7个分中心,助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,真正惠及广大群众。
 
        ECMO技术给予病人“起死回生”的希望
 
       院外心脏骤停是一项世界性难题,从发病到死亡仅十分钟,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“杀手”之一。氧合不足导致血压不足,直接后果就是心脏骤停导致病人各个器官缺血、缺氧,其中最难解决的就是头部缺血问题。如治疗时间耽误过久,病人就易出现头部缺血情况。经抢救后,即使其心跳、呼吸、血压、氧合等生命体征都已脱离生命危险,但因病人脑部缺氧时间过长,难以苏醒,最终进入植物状态。这种情况下,治疗的意义也会削弱。因此,与死神“抢”时间,为奄奄一息的患者提供生命支持,是ECMO技术的使命所在。
 
        ECMO技术对医院团队建设、医疗综合救治能力要求高。因此,要想安全、快速、有效地展开ECMO规模化治疗,需要多方力量的紧密协同和共同支撑。据郑大二附院院长刘剑波介绍,该院是河南最早开展人工肺技术的医院之一。ECMO团队组建于2012年,管理模式为重症医学科一体化管理,其中包括ECMO团队人员(医生、护士、司机)、ECMO设备耗材、重症转运救护车辆等统一由重症医学科管理,其重症转运管理模式为全国首创。
 
        近日,郑大二附院重症医学科获批国家级“吸附型体外生命支持技术示范中心”,国内仅有10家,这标志着该院重症医学科ECMO新技术又迈上一个新台阶。
 
        让基层人民切实享受ECMO治疗福利
 
        随着知名度的不断提升与医疗水平的进步,ECMO治疗需求不断加大。由于基层救治能力有限,危重患者的治愈率未得到显著提高。为充分发挥省级医院的医疗优势,让优质的医疗资源惠及基层患者,刘小军以“距郑州3小时路程”为半径,在豫东、西、南、北地区计划建成10所ECMO分中心,目前已建成永城、浚县、汝州、光山、太康、唐河、商城7个分中心,辉县、宁陵县、开封分中心正在筹划建设中。这些分中心共辐射周边50家县医院,打造1小时ECMO急救生命线。每个分中心都放有ECMO机器和可以熟练操作机器的工作人员,原先到郑州需要两个小时的车程,现在仅用40分钟就可以接受救治了。急救时间缩短,病人神志清楚、肢体功能完全、不留严重后遗症,生活质量能够得到保障,减轻家庭与社会的负担。
 
微信图片_20210906185705.jpg
 
▲刘小军为患者实施ECMO手术
 
 
        在派驻ECMO团队支援基层时,刘小军发现有些落后的县医院甚至没有外科,得了疑难杂症的患者宁可奔波到外省去“另寻高就”,也不愿意在当地就医,县医院自然营收惨淡。为盘活基层医疗资源,郑大二附院ECMO团队为落后的基层医院提供高级的设备支持与有力的经济支持。当医院的影响力大了,老百姓自然而然就会越来越信任,这对于当地人员就业也有较好的促进作用。
 
        让乡村医生“专业化”起来
 
        在基层,有这样一群人,他们总是能接触到“最一线”的病人,第一时间发现患者发病有什么症状、临床表现出哪些特点。他们就是乡村医生。但是由心脏骤停引发猝死的原因有很多,有些猝死甚至并不是出于某种明确原因。这些急性猝死病人的器官功能是完好的,如果能够第一时间接上ECMO抢救,就有很大的生的希望。但如果医生经验不足,便很难加以精准救治。
 
        因此,如何对基层乡村医生开展有效培训成为刘小军带领的ECMO团队的一个新课题。刘小军决定在当地举办讲座,从思想和行为两方面出发,对乡村医生的急救水平进行培训。在思想上,要培育乡村医生的急救意识,要让他们能够判断出哪些是发生院外心脏骤停的高风险人群;在行为上,要培育他们的标准急救动作,做规范、做到位。
 
        为深入贯彻落实健康扶贫建设,刘小军组建了重症专科医联体团队。虽然路途遥遥,刘小军仍坚持每周亲自下基层义诊,走访了87个行政村,培训了近200个乡村医生,为1500余名贫困户进行免费体检,补充完善家庭医生签约内容。除此之外,他还自己掏腰包资助10余名农村贫困大学生和贫困家庭。他的目标是要让全省范围内的每个乡镇都至少有一位“懂理论,会操作”的乡村医生,尽可能为后续救助争取时间。培训期过后,ECMO团队会对当地的乡村医生进行考核,并为考核成绩合格的医生颁发国家心肺复苏技能证书,让医生们放心进行急救措施。
 
        “孔雀绿手术服,花帽子,橡胶手套,永远处于准备状态。”“大过年也留在科室,即使正在针灸也要坚持查房。”这是同事们对刘小军的评价。数十年如一日,刘小军带领ECMO团队,用一颗真诚的爱心,尽自己的最大能力给予患者更多温暖,为越来越多的人带来生的希望。
 
        记者郭培远 实习生孙好闯 通讯员吴怡君文/图
 
 
 

1.本网遵循行业规范,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来源;2.网友投稿可能会经本网编辑修改或补充,且不一定会通知作者,请投稿后自行查看;3.如本网稿件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联系我们。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