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

郑大二附院挺进5G网络技术应用于临床医疗创新的新领域

字号+来源:郑大二附院 2020-10-19 19:11 我要评论()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

 “发挥5G优势,提升精准医疗技术,建立分级诊疗体系,制定可复制、宜推广的医疗技术方案,从而实现科技下乡,达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效果。”郑大二附院刘剑波院长在“2020中国(郑州)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5G专题对接会”上发出了郑大二附院人的最强音。

 

 

10月17日,刘剑波院长带队,医院信息中心、医疗管理中心等职能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参加了“2020中国(郑州)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5G专题对接会”。刘剑波院长作为特约嘉宾,做了题为“基于5G技术的混合现实(MR)导航技术应用”的专题报告。通过专题报告,无论是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,还是省各大网络通信运营公司,无不惊叹郑大二附院在网络技术应用于临床医疗的创新型举措,无不为郑大二附院进行5G共享的线上指导基层医院进行导航下的精准手术而点赞。

 

 

在各行各业运用5G技术改变生产结构,提高生产技术的时候,在人们畅谈5G技术如何改变工作和影响生活的时候,郑大二附院找准切入点,依托5G网络的远程虚拟和混合现实技术,挺进了精准医疗的新领域。据了解,郑大二附院“5G技术”与“混合现实(MR)导航技术”分为五步实施:第一步,把基层医院患者的影像生成数据,形成多序列医学影像;第二步,通过5G高速链路上传影像数据到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;第三步,经过多种数据处理软件,融合成三维立体图像;第四步,根据三维图像进行精准手术设计;第五步,医院进行5G共享的线上指导,指导基层医院进行导航下的精准手术。

 

 

在具体临床操作中,以治疗三叉神经痛患者为例,临床科室利用软件使多个核磁共振序列自动融合,然后对不同的解剖结构,如三叉神经、脑干血管等分别进行三维重建,最终生成包括神经、脑干和血管的三维影像,非常直观的描述了三叉神经根部周围的血管情况,为下一步治疗提供指导。远程医院的医生和郑大二附院医生佩戴混合现实眼镜后,通过影像分享,可以同步会诊指导手术过程。郑大二附院神经外科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和神经导航技术相结合,勇闯手术禁区,在最近的两年内对欧美国家从不涉足的“脑干出血手术治疗”领域进行了探索,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绩,将脑干出血患者的死亡率降低了60%以上。

 


目前,郑大二附院在对血管神经压迫综合征、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特点、脑内重要纤维束走形以及功能,无框架立体定向治疗运动障碍疾病、帕金森的外科治疗、昏迷促醒等领域均取得了重要进展,而且已经在骨科、胸外科、泌尿外科等领域建立了规范化的基于“多模态医学影像融合和三维重建技术”的精准手术流程。

 


未来,郑大二附院将基于5G+云+固网的固移融合安全可信的专网服务模式,利用边缘云和医疗云方式,将混合现实(MR)导航技术应用在胸外科、心血管外科、骨科、泌尿外科、普外科等专业。同时,该技术还将应用于院外省市县和医共体、医联体单位,进一步提升院内、院外的诊治水平,为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。(供稿/信息中心 新闻宣传中心)

1.本网遵循行业规范,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来源;2.网友投稿可能会经本网编辑修改或补充,且不一定会通知作者,请投稿后自行查看;3.如本网稿件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联系我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