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

思想道德提高班:赤裸裸地歧视学生

字号+来源:光明网 2019-11-18 08:38 我要评论()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

光明网评论员:2016年,高一学生王某因为成绩差、上课迟到、睡觉等原因,三次被班主任叫到学校设置的“思想道德提高班”反省。据王某的父亲讲述,被关反省期间,儿子出现精神恍惚,身体不适等症状,随后被医院确诊为精神分裂症。2019年11月6日,王某从4楼阳台纵身跳下,经抢救无效去世。

王某的经历引发的围绕“思想道德提高班”的争议,今年上半年就曾有过报道,不过彼时的他还只是精神分裂,且病情暂时得到了控制。如今时隔半年,王某跳楼自杀,悲剧终于将他彻底吞噬了,这样的结果让人惋惜。

王某从精神分裂到自杀,当然很难简单归因于“思想道德提高班”。高考的压力、失败的家庭教育以及个人性格缺陷,都是长期淤积的问题。比如报道提到,王某经常长时间不和父母说话,交流靠手机打字。但不可否认,这样一个性格本就比较封闭的学生,“思想道德提高班”的经历,可能会放大负面问题。如其父所言,出现精神恍惚、身体不适症状。

即便跳出本案的悲剧来看,“思想道德提高班”这样带有明显歧视色彩的设定,根本就不该存在。它和“三色作业本”、“绿领巾”又或者在差生脸上盖“蓝印章”一样,都是给学生进行分等定级。在教育者看来是出于管教的好意,但事实上却可能造成羞辱的后果,让涉及的学生因为被区别对待而感到自尊心受损,甚至进一步自暴自弃。

而且类似教育手段对学生的区分,很多就是依赖考试成绩,建立在唯分数论基础上。被定义为差生的孩子,未必一定是劣迹斑斑,可能仅仅是成绩差而已。像本次事件中的王某,他的班主任所提到的成绩差、迟到、睡觉等问题,更多还是因为存在精神疾病,这跟思想道德能有什么关系?然而,在带有歧视色彩的教育手段下,他依然被区隔开来,被当成异类之一。

正所谓“有教无类”。有网友认为,孩子调皮捣蛋的确得严加管教,但这种管教必须建立在尊重教育规律和人格尊严的前提下,而不是动不动就贴上差生的标签,或者上升到思想道德不自觉的高度。类似教育手法的频繁出现,说到底是因为教育评价过于功利化,考试成绩成为了单一的考核标准;另一方面,更是源于教育工作者面对棘手学生时的无知和无能。

事实上,《教育法》《未成年人保护法》都曾明确规定,不得歧视学生。比如《未成年人保护法》第十八条就提到,“对品行有缺点、学习有困难的学生,应当耐心教育、帮助,不得歧视”。2017年印发的《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》则再次强调,“严格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人格,不讽刺、挖苦、歧视学生,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”。

别说依据学生品行的直接区隔,就是一些可能会间接伤害学生尊严的教学手段,近些年都在慢慢清理。比如教育部门已经多次重申,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设立任何名义的重点班、快慢班。去年年底公布的《中小学生减负措施》还提到,不考核升学率,同时不公布学生成绩排名,避免给那些成绩差的学生造成心理负担。

可见,整个教育改革的大方向,都是朝着更加公平、平等的方向走,让所有学生都被一视同仁对待。因为过去那种常见的带有羞辱色彩的惩罚手段,能够刺激他们上进,但同样可能导致心理压力过大而自暴自弃。在这样的前提下,王某自杀理应进一步唤醒教育工作者,让羞辱、歧视差生的教育方法,从校园中逐渐消失。

1.本网遵循行业规范,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来源;2.网友投稿可能会经本网编辑修改或补充,且不一定会通知作者,请投稿后自行查看;3.如本网稿件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联系我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