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培养目标
农林经济管理专业(卓越农林管理人才实验班),按照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对我国农林经济管理创新人才的要求,以“宽厚基础、差异教育、融通国际”为特色,坚持立德树人,注重内涵发展,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科学素养和系统、厚实的管理学、经济学、农林科学等理论知识,具备进行一定的科学研究和解决农业经济管理问题的综合能力,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、远大抱负、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。为研究生教育及农林企业、政府机构培养和输送具有进一步深造能力、能服务乡村振兴、胜任相关管理工作的高层次、重创新、有竞争优势的复合应用型卓越人才。
二、培养要求
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农林业经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,接受调查、研究、策划、技术经济分析、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训练,具有宽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,掌握政策研究、经营管理、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基本能力,具有较强的独立获取知识、提出问题、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:
1.掌握现代经济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基本理论、方法和管理技能,具有相关的农林业科学知识和较宽广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;
2.掌握产业经济分析、企业经营管理、技术经济分析、经济核算、统计分析、社会经济调查等基本技能; 
3.具有健康的人生价值取向和良好的职业道德、敬业精神、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,具备较强的自主获取和更新相关知识的能力;
4.有较强的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、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外语应用能力。
5.熟悉国家农业、农村的经济管理制度、政策和法规,熟悉中国“三农”问题与世界农业发展趋势,了解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向,具有继续深造的专业基础和能力。
6. 具有较强的分析解决农业经济管理问题的综合能力,能独立进行一定的科学研究。
三、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
主干学科:经济学、管理学、农业经济管理
主要课程:微观经济学、宏观经济学、管理学原理、计量经济学、农产品营销学、农产品国际贸易、发展经济学、会计学、统计学、农业经济学、农业企业管理学、农业政策学、农业技术经济学等。
四、学制与学位
学    制:四    年
授予学位:管理学学士
五、主要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(含主要专业实验)
课程实习、毕业实习、专业课实验
六、毕业学分要求
本专业总学分155学分,其中课程学分129.5学分,实践教学环节25.5学分。
| 
 课程性质  | 
 课程类型  | 
 学分  | 
 课内学时  | 
| 
 总数  | 
 理论  | 
 实验  | 
| 
 必修  | 
 通识必修课  | 
 34.0  | 
 710  | 
 542  | 
 168(2+2+0.5+1.3)  | 
| 
 学科基础课  | 
 15  | 
 240  | 
 240  | 
    | 
| 
 专业基础课  | 
 27.5  | 
 440  | 
 400  | 
 40(2.5)  | 
| 
 专业必修课  | 
 14  | 
 224  | 
 216  | 
 8(0.5)  | 
| 
 选修  | 
 通识选修课  | 
 10.0  | 
 160  | 
 160  | 
    | 
| 
 专业选修课  | 
 29  | 
 464  | 
 424  | 
 40(2.5)  | 
| 
 课程总学分/总学时  | 
 129.5  | 
 2238  | 
 1982  | 
 256(11.3)  | 
| 
 实践教学环节  | 
 25.5  | 
    | 
    | 
    | 
| 
 总学分  | 
 155  | 
    | 
    | 
    | 
| 
 学分比例  | 
 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的26.62%;实验实践教学环节占总学分的23.74%。  |